珍惜青春 不负韶华
——在2020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
刘建光
老师们、同学们:
我们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假期,终于又相聚在美丽的校园。此时的校园已是鸟语花香,处处涌动着生命的力量,同学们的归来,更使校园展现着“向上、向善、向实”的青春色彩。
爆发于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,据世卫组织提供的数据,至4月26日8:23,全球累计感染新冠肺炎人数是2833326人,出现疫情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全球国家和地区总数的90%,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大灾难,其破坏力不亚于一场世界战争,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,对人们的生活、工作、学习带来严重影响。我们今天能够来校学习,真的很不容易,大家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在我国武汉爆发,党中央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,本着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执政理念,采纳专家建议,果断决策武汉封城,全国进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,用全国经济几乎停滞的代价取人民生命安全。习总书记多次主持疫情防控专题会,全面布置疫情防控工作,提出了“坚定信心、同舟共济、科学防治、精准施策”的总要求,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。84岁的钟南山院士、73岁的李兰娟院士、72岁的张伯礼院士等一批科学家听从党的召唤,不顾危险,逆行武汉;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闻令行动,第一时间达到疫情中心,接管重症病区;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支医疗队4万余名白衣天使写下请战书:不计报酬、无论生死。义无反顾、驰援武汉,他们何尝不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,但“精忠报国”早已融入血液之中。还有那些爱心人士或默默无闻抓社区防控,或慷慨解囊、捐钱捐物。正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,有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性,有一批民族脊梁挺身而出,我们才能在全球率先战胜疫情。同学们才能重回校园,为梦想而拼搏。鲁迅先生说过:我们自古以来,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,有舍身求法的人,这就是中国的脊梁。正因为中华民族有灿若星辰的民族脊梁,才使得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。“此生无悔入华夏,来生愿在种花家。”我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倍感自豪。
此次疫情给了我们很多思考,大到怎样构建人类社会的未来,小到一个人要有怎样的生活习惯。在座各位同样要思考:做一个怎样的人,才能不负韶华,无愧于心,无悔人生。在此,我要求大家都要做到以下几点:
一、把爱国放在第一位
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,这个国家有14亿多人民。爱国是他们共同的情感基因,“精忠报国”是他们人生最大的追求。从2300多年前屈原的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到1300多年前杜甫的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,到960多年前范仲淹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再到630多年前文天祥的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,再到85年前方志敏烈士的《可爱的中国》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就是一首可歌可泣的爱国史,爱国这根接力棒如今传递到了我们这代人,这次疫情考验着当下的每个中国人。事实证明,我们向祖国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,奋战在前线的四万余医务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,有很多是80后、90后甚至是00后,曾经被人们质疑为跨掉的一代用满腔热血、用“不计报酬、无论生死”的誓言向世人证明了这代青年能担得起重担,能承受起重压。爱国情怀、责任担当、医者仁心、视死如归就是他们的代名词。
少年强则中国强。在座各位再过几年都是祖国的建设者,你们任重道远,身为华夏子孙,就要向那些逆行的白衣战士那样,为国家分忧、为百姓谋幸福。将来你如果有了大成就,不要忘了养育你的祖国,要把自己一生所学奉献给国家,把自己财富反馈给社会;如果是一个平凡的人,也要做到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。当下,最重要的是把爱国情感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。我们要有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”的远大理想,理想越远大,成功可能性就越大。有为青年不能一天到晚只想到自己,那是一种低境界。要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,只争朝夕,发奋学习,锤炼品行,锻炼身体。学习是苦的,但先苦后甜。孟子曰: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……学习要有两种精神,一是愚公移山精神,二是水滴石穿精神,这两种精神都说明一个道理,坚持就是胜利。我们对学习上困难要通过虚心求教来攻克,决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,更不能放弃投降。请记住:坚持下去就会柳暗花明,放弃就会前功尽弃。
爱国情感还体现在平时我们要尊重国旗,爱护国旗,重视中华优秀传统,拒绝过洋节,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,维护民族团结,坚持反对一切妄图分裂祖国的行径。我们要把爱国与爱党、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,时刻保持一致。无数事实证明: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,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,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特征,是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。今年我国将在全世界率先实现脱贫目标,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》确定的减贫目标。可以说,这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,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才能实现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处置方式与成效再次有力证明: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。两种制度对比,我们更加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,更加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。同学们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,立场接过先辈的旗帜,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。
二、树立科学精神
科学精神,其实就是实事求是,坚持一切从事实出发,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评价问题,而不是用想当然,拍脑袋方式去判断与下结论,更不能为迎合某种努力而违背良心去做一些事。做为当代中学生,树立科学精神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力求探寻事物运动、变化、发展的规律,运用规律解决来自生产、生活、社会中的问题;树立科学精神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思考、敢于质疑,在学习中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,任何结论都经过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判断,使知识内化;树立科学精神就要求我们想事做事说话都要严谨,表达的观点要准确、清晰、有层次、有依据,这样,我们做事、说话才有力量;树立科学精神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怕苦、不畏难、受得住挫折、经得住失败、愈挫愈勇;树立科学精神更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有益于国家、有益于人民为出发点与归宿,凡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的事就要克服一切困难,勇敢地去干。我们要有担当精神,敢于负责,天地正气自在胸前,功名利禄置于身后。这样,我们就能为国家为人民多做一点工作,我们的人生也就有意义、有价值。
三、做一个有敬畏之心的人
这次新冠肺炎疫情,给人类上了一堂课,促使人们去冷静反思:我们怎样去对待自然,才能使人类文明走向远方。我们的祖先早就告诫后人:道法自然、天人合一。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体,相互依存,和谐共存。人类可以改造自然,但决不能破坏自然,否则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,即使人类是生物界最智慧动物,也不能游离于自然法则之外,否则将招来灾难。保护环境,既是对人类生存负责,也是对每个人自己生命负责。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“五位一体”国家发展总体布局,明确了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涵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,强调:建设生态文明,关系人民福祉,关乎民族未来;贯彻新发展理念,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;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,用最严格制度、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。今年4月20日—23日习总书记到陕西考察工作,第一站就来到秦岭山脉牛脊梁国家自然保护区。他说道:秦岭和合南北,泽被天下,是我国中央水塔,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,一定要当好秦岭生态卫士。
作为高中生,我们对自然、社会、人生都要有深度思考,怎样对待自然环境才是正确的,怎样的行为才能益于社会,怎样处世才使人生有意义,这也给在座各位提出了严肃的人生课题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敬畏之心,敬畏自然,自然才会保护你;敬畏法律,社会才会保护你;敬畏生命,人生才会健康幸福。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,遵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》,不吃食野生动物,国家保护动物;不打鸟类等野生动物,不破坏树木草地,遵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,不乱丢塑料袋、废电池、废电子产品,不在草地、树木地带放置火源,不在文物上乱刻乱划。对于高中生,大多年龄都有16周岁,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是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。法定的八大重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则界定在年满14周岁的自然人。所以,同学们一定要有法律意识,要知法、守法,不违法,决不能打架、斗殴、敲诈、偷窃,勾结社会青年,欺凌同学,否则,触犯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,就会葬送自己的前途。我们要敬畏生命,要树立健康第一、安全第一的观念。不吃过期食品,不吃“三无”食品,不吃无证摊贩上的食品,少吃油炸食品、熟食,不喝生水;要遵守交通规则,不乱穿越马路,不闯红灯;下课不打闹,不攀爬护栏;不私接电线、生火,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,不要到人员密集场所,要测体温、戴口罩、勤洗手,保持社交距离。我们要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斗志,不向困难低头,学习中要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孤独,经得住失败,要越有困难越向前的勇气,要相信自己,相信天道酬勤,相信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。
同学们:疫情在全球还在蔓延,世界上还有很多的孩子至今只能呆在家里,无学可上,他们生活在恐慌之中。相比之下,我们是幸运的,这种幸运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,而是党的坚强领导、医护人员的无畏担当,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,全国人民共同抗疫得来的,其中也有你我一份贡献。作为青年学生,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,在老师教育培养下,锤炼品行、锻炼身体、努力学习、以梦为马、不负韶华。
衷心祝愿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、繁荣昌盛,祝我们学校桃李满园、蒸蒸日上;祝教职员工身体健康、工作顺利,祝同学们好好学习、天天向上!
2020年4月27日